營救六四人士而坐監 羅海星去世
2010年1月14日,香港民主人士羅海星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併發血癌復發,在香港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1歲。羅海星曾因參與「黃雀行動」營救六四後的民運人士而被中共逮捕,判刑五年。「黃雀行動」成功營救超過133名民運人士,羅海星的堅持與犧牲被視為民主奮鬥的重要象徵。他病逝後,香港及海外民主團體紛紛悼念,表彰他的勇氣與貢獻。
中共黨魁內部鬥爭 開展四清運動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印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標誌著「四清運動」的全面展開。這場運動針對所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實質上是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的延續。四清運動強調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覆蓋了農村、工業、學校和機關等多領域。運動的展開加劇了中國社會的動盪,也為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埋下伏筆。
秋瑾創辦《中國女報》
1907年1月14日,秋瑾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該報立足於提倡婦女教育和團結女性力量,發表了大量文章呼籲女性追求平等與獨立。《中國女報》成為中國早期女權運動的重要里程碑,雖然只發行了幾期,但其思想啟蒙作用影響深遠。秋瑾也因此被尊為中國近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一江春水向東流》創下賣座紀錄
1948年1月14日,由蔡楚生與鄭君裡聯合執導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映後,引發全國觀影熱潮,創下三個月內超過71萬人次觀影的記錄。該片以抗戰為背景,深刻描繪了戰爭中的社會矛盾和人性掙扎,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英國小說家托馬斯.哈代去世
1928年1月14日,英國著名小說家托馬斯.哈代在多切斯特的家中去世,享年88歲。哈代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如《德伯家的苔絲》、《遠離喧囂》以對社會不公和人性悲劇的深刻描寫而聞名。哈代的文學成就對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瑪格麗特二世登基 成為丹麥女王
1972年1月14日,瑪格麗特二世繼位成為丹麥女王,是丹麥歷史上第二位女君主。她不僅在政治上展現出睿智和穩健,還以其藝術與文化的貢獻聞名於世。瑪格麗特二世以其親民的形象和卓越的領導力贏得了丹麥人民的尊敬。
美英召開卡薩布蘭卡會議
1943年1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召開會議。此次會議集中討論了歐洲戰場的戰略部署,確立了對德、意、日三國的「無條件投降」政策,並就戰後歐洲的重建計劃進行磋商。會議期間,兩國領袖還討論了如何強化對納粹德國的空襲力度。
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逝世
1983年1月14日,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在美國加州去世,享年81歲。克羅克通過改進經營模式,將麥當勞打造成全球速食產業的龍頭企業。他創建的特許經營制度成為現代商業運營的重要模板,徹底改變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飲食文化。
瑪麗蓮.夢露短暫婚姻
1954年1月14日,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與棒球明星喬.迪馬吉奧結婚。這場婚姻僅維持九個月,但兩人的感情故事成為好萊塢的經典傳奇。即使在離婚後,迪馬吉奧依然關心夢露的生活,展現了對她持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