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關之役
1939年12月4日,日軍攻佔南寧東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崑崙關,企圖進一步威脅中國軍隊在廣西的防禦體系。12月18日,中國北路軍第5軍在杜聿明指揮下,對崑崙關展開正面反擊。國民政府迅速調集各方力量,將部隊集中在桂南,準備與日軍展開決戰。28日,中國軍隊主力向盤踞崑崙關的日軍發動猛烈進攻,經過連續四天四夜的激戰,至31日,杜聿明指揮的新編第22師與余漢謀率領的第159師成功收復崑崙關。殘餘日軍被迫向九塘方向撤退。這場戰役成功擊斃日軍4000餘人,其中包括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與聯隊長三木。雖然戰役大獲全勝,但中國軍隊因採取進攻戰略,付出了沉重代價,傷亡人數約達14000人。崑崙關之役不僅打破了日軍的進攻計劃,也大大振奮了全國抗日士氣,被譽為抗戰中的重要勝利之一。
吳佩孚逝世
吳佩孚,1871年生於山東蓬萊,年輕時因甲午戰爭目睹日軍對家鄉的蹂躪,1898年投身軍旅,後於1902年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深造。憑藉軍功,他在短短十三年間升至少將,被譽為直系軍閥中的領軍人物。他在五四運動期間多次公開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表現出強烈的民族立場。作為直系軍事領袖,他曾鎮壓過「二七大罷工」,也因北伐戰敗於1926年退隱天津。他提倡「三不主義」:不住租界、不積私財、不借外債,並以此自律終生。1939年日軍侵佔北平後,吳佩孚堅決拒絕成為漢奸,多次拒絕汪偽政權和日本勢力的拉攏。12月4日,因牙疾接受日軍軍醫強行手術,導致喉管受損失血過多而亡,享年68歲。他曾言:「害莫大於賣國,奸莫大於媚外」,這句話成為他愛國形象的最佳寫照。
25萬港人爭普選大遊行
2005年12月3日,香港迎來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民主運動,由50多個民間團體和20多名泛民主派議員聯合發起的「爭取普選、反對政改方案」大遊行如火如荼展開。當日下午3時,數十萬市民聚集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遊行隊伍由立法會民主派議員帶領,舉著印有「反對鳥籠政治」的大型橫幅,浩浩蕩蕩地向中環政府總部進發。示威群眾不分年齡,來自不同背景,訴求一致:要求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推翻不公平的政治架構。根據主辦方統計,參與人數高達25萬,這場和平的示威遊行展現了香港市民追求民主的堅定信念,也為香港政治發展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政府設立總理練兵處
1903年12月4日,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總理練兵處,作為推進軍事改革的關鍵一步。該機構由慶親王奕劻擔任總理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鐵良為幫辦大臣,下設軍政、軍令、軍學三司。練兵處主要負責考察、訓練全國新軍,統一制定軍事規章法令,旨在全面提升清朝軍事力量,應對內憂外患。此舉標誌著清末新軍體制的正式確立,為後來的北洋軍事系統打下基礎。然而,隨著清朝的覆亡,這項改革最終未能改變大局,成為歷史上的一個過渡性事件。
「加爾各答聖女」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9年12月4日,特蕾莎修女(泰勒沙修女)憑藉其對貧困人群的無私奉獻榮獲諾貝爾和平獎。自1948年起,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創立仁愛傳教會,致力於照顧貧民、孤兒與病患。儘管獲得國際關注,她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並將19.2萬美元的獎金全數捐贈給貧困人群。她的行動感動了無數人,成為慈善與愛心的象徵。
民間音樂家阿炳逝世
1950年12月4日,中國著名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鈞)因病辭世,享年57歲。他出生於江蘇無錫一個道士家庭,自幼學習多種樂器,失明後仍以音樂為生。他的音樂風格融合道教音樂與民間旋律,代表作《二泉映月》成為國際經典。此外,《聽松》、《寒春風曲》等二胡曲以及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更彰顯了他的藝術才華。阿炳以其獨特的音樂語言和動人旋律,為中國民間音樂留下了珍貴的遺產。
中非博卡薩一世加冕
1977年12月4日,中非共和國終身總統博卡薩在首都班基舉行奢華的加冕典禮,自封為皇帝博卡薩一世。這場盛大儀式耗費國家三分之一的年度預算,相當於1.5億法郎,引發國內外廣泛批評。加冕儀式充滿極端的炫富色彩,博卡薩本人身著金鑲寶石長袍,頭戴巨型皇冠,昭示著個人崇拜的頂峰。然而,此舉也埋下了他政權不穩的種子,最終導致政變推翻其統治。
前蘇聯繪製首張太空地質圖
1986年12月4日,蘇聯科學家完成世界首張《太空地質圖》,這幅8平方米的地圖基於人造衛星和軌道站拍攝資料繪製而成,涵蓋範圍達17000平方公里。與傳統地質調查相比,太空地質圖的繪製縮短了三年的工作時間,並使數據精確度大幅提高。此成果為地質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亦展示了太空科技的廣泛應用前景。
美國解除禁酒令
1933年12月4日,美國結束長達14年的禁酒時代,正式解除《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令自1920年開始實施,旨在減少犯罪與改善社會風氣,但實際上卻助長了私酒交易與黑幫勢力,對經濟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經濟大蕭條的爆發,社會對禁酒令的不滿與日俱增,最終在第21號修正案的推動下廢止。禁酒令的歷史成為美國社會改革與民意變遷的重要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