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義天宮(台語:Sann-tîng-poo Gī-thian King)位於新北市三重區,是一座供奉天上聖母媽祖的道教宮廟,為三重、蘆洲一帶的信仰中心。近年來,因收養流浪貓並讓貓咪自由活動,義天宮被愛貓人士譽為「貓廟」,吸引許多遊客與信徒前來參拜及攝影。


歷史沿革

創廟與發展

📌 1958年,信徒自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港口宮迎請媽祖神像至三重供奉,為三重義天宮的創立起源。
📌 1980年12月14日,正式於現址動工興建廟宇,並於1985年初步完工
📌 2000年,全廟建築最終完工,成為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三重義天宮的建立與台灣戰後人口遷移有關,許多來自東石鄉的移民帶來當地信仰,並透過分靈建立廟宇。該信仰體系也影響了三重、蘆洲、汐止、三峽、八里等地區,成為北台灣重要的媽祖信仰系統之一。


宮內祀神

三重義天宮主奉天上聖母媽祖,並供奉眾多神祇,庇佑信眾安康:

  • 大殿:天上聖母、中壇元帥、觀音佛祖、關聖帝君、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田都元帥、西秦王爺
  • 玉皇殿: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北斗星君、南斗星君
  • 其他神殿:太歲星君、虎爺公

信仰與文化活動

燈會與慶典

📌 元宵節:每年舉辦燈會,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賞燈,並舉辦燈謎晚會。近年來,燈會結合表演與摸彩活動,增添熱鬧氛圍。
📌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三重地區信徒會組團前往嘉義東石港口宮進香,展現媽祖信仰的虔誠與傳承。


三重義天宮——台灣知名的「貓廟」

起源

1990年代末,廟內義工收養了一隻因車禍受傷的流浪貓,並為其治療,還在貓咪脖子上掛上平安符。這隻名為「妞妞」的貓在康復後,選擇留在廟內,並吸引更多流浪貓陸續聚集於此,形成獨特的「貓廟」文化。

流浪貓的庇護所

📌 廟內的誦經團成員王秀英長期餵養這些貓咪,使牠們習慣以義天宮為家。
📌 廟內的貓咪自由活動,常見牠們躺在供桌上、拜墊上休息,甚至與信徒互動。
📌 廟方特別為每隻貓掛上香火袋,象徵神明的庇佑,讓牠們平安健康。
📌 許多愛貓人士聞名而來,專程拍攝廟內貓咪,甚至吸引台灣的知名寵物攝影師前來取景。


貓廟的故事

妞妞的傳奇

妞妞」是廟內最具代表性的貓,牠在2010年失蹤,後來被發現在廟宇不遠處去世。廟方人員認為,牠是一隻靈性極高的貓,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選擇悄悄離開廟宇,默默終老。

貓咪御守

📌 2011年4月28日,愛貓人士簡佩玲發表《台灣這裡有貓》攝影誌,記錄全台特色貓咪廟宇。
📌 與廟方合作,推出專為貓咪設計的御守,許多信徒與愛貓人特地前來,為家中貓咪請購御守,祈求健康平安。
📌 廟方在製作御守前,擲筊詢問媽祖,竟然一次獲得聖筊,並抽到上上籤,顯示媽祖的庇佑與認可。


結語

三重義天宮不僅是三重、蘆洲地區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更因收養流浪貓而成為台灣著名的「貓廟」,吸引愛貓人士、信徒及觀光客前來參拜與攝影。

📍 如果你是媽祖信徒,這裡是台灣北部重要的進香聖地。
📍 如果你是愛貓人士,這裡是你不可錯過的「貓廟」文化地標!

無論是為了祈求庇佑,還是想與貓咪互動,三重義天宮都值得一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