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在內外壓力下宣布取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改政事堂為國務院,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段祺瑞為參謀總長,結束了僅維持83天的帝王夢。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憑藉權謀與軍事實力,在推翻清朝的同時,也成功讓自己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將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1912年3月10日下午3時,袁世凱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務部公署舉行正式就職典禮。
2010年2月7日,烏克蘭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正式結束,反對派領袖亞努科維奇單方面宣布勝選。然而,現任女總理季莫申科指控選舉過程中存在填塞選票等違規行為,並敦促其支持者捍衛每一張選票的真實性。
2010年1月18日,Google公開表示,由於此前遭受來自中國的重大網絡攻擊,公司曾臨時給其在中國的員工放假,以確保內部系統安全。隨後,這些員工已陸續返回崗位,公司運作恢復正常。
2009年1月2日,丹麥漫畫家威斯塔高(Kurt Westergaar)因其2005年發表的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再次成為襲擊目標。一名28歲索馬里男子攜帶斧子和刀具,試圖闖入威斯塔高位於丹麥奧胡斯的住宅進行襲擊。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誌著中華民國的正式成立。孫中山在成立宣言中強調共和體制的重要性,並將1912年定為中華民國元年。
1946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在南京舉行大會,這次會議自11月12日開幕以來歷時一個多月。與會的包括國民黨、青年黨、民社黨的代表,以及胡適、王雲五、傅斯年、胡霖等社會賢達
1915年12月11日,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人召開國體總票會議,全數推戴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在接到推戴書後,最初表示「另行推戴」,聲明自己才德不足,不願輕易接受
1869年11月18日,蘇伊士運河正式開通,法國王后奧斯汀的座艦「鷹」號率領67艘船艦完成首航。蘇伊士運河將地中海與紅海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