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莽鬼,源自《聊齋志異》的記載,是因誤食水莽草而死亡後形成的鬼魂。傳說中,這類鬼魂不能自行輪回,必須等待下一個被水莽草毒死的人來取代,方能脫離鬼道。
在化學發展史中,「鍊金術」常被視為近代化學的起點,但真正從歷史和技術源流來看,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其實起源更早、實驗更廣泛,甚至對阿拉伯鍊金術和西方鍊金術產生深遠影響。為何中國煉丹術未能像西方鍊金術那樣進化為現代化學體系?這是化學史上重要且值得深究的問題。
白蔵主是出自江戶時代怪談集《繪本百物語》的妖怪故事主角,其真身是幻化成人形的「老白狐」。其故事結合狐狸報仇、化人潛伏、僧侶與因果報應等元素,是典型的日本狐妖傳說之一。
中國煉丹術起於 戰國時期(約2500年前),與冶煉青銅、煉鐵技術的高度發展有關。古人認為既能煉出金屬,也能煉出長生不老的「仙丹」。 煉丹家幻想「千年之氣,一日而足」,將各種藥物封於鼎中加熱,以期提煉出金銀,並進一步煉製出能長生不老的「金液」給人服用。
黑塚(くろづか)是位於日本福島縣二本松市(原安達郡大平村)的傳說與地名,相傳為「安達原的鬼婆」之墓,流傳著她以食人維生的恐怖故事。「黑塚」原指埋葬鬼婆的塚,但後來也成為對鬼婆本人的稱呼。
三皈依是佛教修行入門的基礎,是「皈依覺、正、淨自性三寶」,即:覺而不迷(皈依佛) 正而不邪(皈依法) 淨而不染(皈依僧)
端午節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流傳兩千多年。從韓國江陵端午祭、日本男孩節、新加坡環球龍舟賽到越南驅蟲粽子儀式,深入剖析亞洲各地獨特的端午慶祝方式與背後文化意涵。
端午節該說快樂還是安康?本文從屈原紀念、節令習俗與文化語境三面分析,讓你了解「端午安康」背後的深意與祝福內涵。
在道教信仰文化中,符篆是一項神秘且具靈性的實踐方式,也是許多影視與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元素。符篆不僅是神秘的象徵,更被視為天神旨意的載體,能用來召神遣將、鎮妖除魔、祈福治病。
端午節將至,農村集市開始熱鬧起來。艾草、糯米、箬竹葉成為搶手貨,準備包粽子、驅邪氣。而其中一樣經常被忽略,卻同樣重要的食物——鹹鴨蛋,也悄悄登上了端午節的主舞台。
禮斗,又稱「拜斗」、「斗法」、「朝真禮斗」,是道教中一項深具意義的宗教儀式。主要目的在於透過禮拜北斗七元星君,祈求消災解厄、增福延壽、轉運護命。此法流傳至今,不僅見於道觀科儀,也廣泛運用於民間信仰與命理改運之中。
雄黃,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屬於中藥藥材,其主要成分為有毒的二硫化砷。 所謂雄黃酒,就是將雄黃研磨成粉後加入白酒或黃酒中製成的飲品。
泰國作為一個佛教立國的國家,全國超過90%的民眾信仰佛教,因此在街頭巷尾,無論是金碧輝煌的寺廟、袈裟飄飄的僧侶,抑或是人們手中的佛牌,都構成了泰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同樣是佛教,泰國佛教與中國佛教之間,其實有許多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宗派上,也反映於日常生活、文化禮儀與精神信仰層面。
在漢語中,「婆娑」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詞彙。它描寫的是一種悠然曼妙、輕盈起舞的姿態,常用來形容飄逸的動作或婀娜多姿的身影。如《詩經·毛傳》即言:「婆娑,舞也。」古人吟詠秋菊時也寫道:「傍籬傍落一婆娑,發在秋天為祥瑞。」那花之姿,如金葉翠綠,傲然婆娑於風中。
關聖帝君,又稱協天大帝、文衡聖帝、關帝爺、帝君爺、關公、恩主公、恩主等,在佛教中被尊為「伽藍菩薩」,作為護法神之一。關聖帝君的信仰跨越多個領域,涵蓋文昌神、武神、財神等身份,成為讀書人、軍警、商人,甚至幫會的重要主神。在臺灣,部分信仰團體更進一步將關聖帝君昇格為
餓者髑髏是日本傳說中由戰死者與餓死者之怨念所化的巨大骷髏妖怪,半夜出沒、吞食活人,其經典形象來自歌川國芳的浮世繪《相馬之古內裏》。本文詳解其文獻起源、妖怪學意涵、社會象徵與在現代動漫中的演變。
皿屋敷是日本最著名的怪談之一,講述侍女阿菊因遺失盤子而遭冤死,化為幽靈夜夜從井中數盤子的悲劇故事。本文完整介紹江戶與播州版本的差異、傳說原型、歷史源流與大眾文化改編,揭開盤子背後的冤魂傳說與文化意涵。
大蝦蟆(おおがま)是江戶時代怪談《絵本百物語》與《北越奇談》中登場的巨大蟾蜍妖怪,能吐出紅氣吞食生靈,甚至幻化為岩石欺騙人類。本文完整解說大蝦蟆的故事版本、妖怪學意涵、文化象徵與相關圖像,深入探索日本山林異獸的神秘世界。
1862年5月底,湘軍進駐雨花台後,太平軍策劃的「天京破圍戰」與「進北攻南」戰略相繼失敗。1863年6月,雨花台被湘軍攻陷;1864年3月,天京(今南京)被全面包圍。同年6月1日,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病逝。
在擊敗法國之後,希特勒迅速制訂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為了實施登陸,德軍必須先掌握制空權。於是,德國空軍集結了3個航空隊,共2,669架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約各佔一半。相較之下,英國僅有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不過,由於德國飛機須遠程作戰,戰力實際上與英軍接近。
1927年「馬日事變」後,共產國際認為國民黨武漢政府已靠不住,於是密令中共中央自行組織「工農革命軍」,並進一步改組國民黨武漢政府,推動土地公有制改革。當時,共產國際派印度人魯易(M.N. Roy)將這份密令——即《五月指示》——轉交武漢中共中央。
2005年7月14日,中共少將朱成虎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若台海爆發軍事衝突且美國介入,中共將不惜使用核武攻擊美國本土數百座城市。朱聲稱:「準備讓西安以東的所有城市被摧毀,而美國應當準備好數以百計甚至更多的城市被中國夷平。」他的言論暴露了中共不惜犧牲百姓以維護政權利益的本質,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美國國務院隨即表示強烈關切,要求中方解釋,中共官方則淡化此言論為個人意見。
1900年7月13日(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英、俄、德、法、日、美、義、奧)以義和團殺害外國使節為由,正式炮轟天津。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火箭,並襲擊以軍巡邏車,引發全面陸海空交戰的區域性戰爭。經歷34天衝突,造成黎巴嫩約1150人死亡、真主黨2500名游擊隊傷亡一半、以色列160人死亡,50萬黎巴嫩民眾逃離家園。8月14日在聯合國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雙方停火,並部署聯合國及黎巴嫩軍隊共計1.5萬名維和部隊入駐南黎巴嫩。此戰使中東局勢緊張,推高國際原油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