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莊地藏庵,又稱大眾廟、大眾爺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立人里,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此廟以文武大眾爺信仰為核心,其大眾爺繞境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並被認為是官將首的發源地。
組織與活動 地藏庵下轄多個地方神明會,包括新莊俊賢堂、新莊街、中港厝、頭前庄的「官將首」及「神將會」、新莊街虎爺等。此外,尚有私人組織「董爺廳刑部堂」,但不受廟方承認。
歷史沿革
地藏庵由陳謙興捐地興建,最初設於亂葬崗,以安撫當地因瘴癘病逝的移民亡魂,故又稱「大眾廟」。歷年多次整修,包括嘉慶十八年(1813年)、光緒元年(1875年)、1912年及1972年。廟內雕刻為對場作,亦有許連成彩繪作品。
此外,地藏庵保存了新莊神社遺留的神轎,據1992年報導,其價值超過新台幣一千萬元,甚至曾有日本人希望收購。1978年,蔣經國斥資四百萬元在廟內興建「大眾圖書館」。1988年,新莊市民周榮富捐贈一千一百萬元,建文化活動中心。1980年代末主廟重建,神像暫置於圖書館,1996年舉行新廟安座大典。
祭祀神明
主祀地藏王菩薩,並奉祀文武大眾爺、董大爺、目蓮尊者、十殿閻羅、註生娘娘、境主公、土地公、三寶佛及觀音菩薩等。
地藏王菩薩 最初僅奉祀文武大眾爺,後來改奉地藏王菩薩為主神。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日)為地藏王菩薩聖誕,廟方舉辦植福禮鬥法會,近年增加「打城」儀式,助亡靈轉世。
文武大眾爺 「文大眾爺」代表未經戰亂而亡的孤魂,「武大眾爺」則為戰爭、械鬥犧牲者。大眾爺被視為鬼酋,能號令眾鬼、審判陰陽。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閩客械鬥,當時的陣亡者亦納入供奉。
董大爺 負責誓言與盜竊案件。歷史上曾有訴訟雙方於廟中發誓決定勝敗,亦有信徒藉由祈求董大爺找回失物。
特色儀式
告狀 信徒認為冤屈可向大眾爺訴求,期待神明協助破案。地藏庵筆生室曾為信眾代寫訴狀,並須具備法律常識。白曉燕命案時,白冰冰曾於此廟告狀,祈求早日破案。
虎頭鍘 農曆五月初一繞境時,參與者需穿草鞋,一名成員會化妝成虎面,扛著象徵地獄刑罰的虎頭鍘。此角色扮演已有百年歷史。
大眾爺祭典 新莊地藏庵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舉行「新莊大拜拜」,起源於臺灣清治時期,原為祭祀孤魂,後演變為大型遶境活動。1958年報導時,活動花費已達新台幣五、六百萬元。繞境分為「暗訪」及「日巡」,途中民眾會攔請隊伍驅邪,場面盛大。
繞境時有「打八將」習俗,信眾會搶食官將首身上的鹹光餅,據信能帶來平安。該鹹光餅由新莊慈祐宮旁的老順香餅店提供。
官將首 與八家將不同,官將首源於新莊地藏庵,最初專為大眾爺遶境而設。2002年學者李宗益研究指出,官將首逐漸發展為全臺廟會文化的一部分。
影響與文化地位
地藏庵素有「新莊地藏庵,陽間森羅殿」之稱,反映信徒對神靈司法性的信仰。2010年,文武大眾爺祭典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成為臺灣重要民俗活動之一。
此外,政治界亦曾利用地藏庵進行發誓儀式,如選舉期間候選人公開發誓不買票等。2009年中華職棒假球案後,兄弟象隊成員也曾至廟中祈求清白。
新莊地藏庵融合佛、道信仰與地方歷史,不僅是宗教中心,也深植於地方文化,持續影響新莊乃至臺灣的民俗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