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杙福興宮,又稱大里福興宮,坐落於臺灣臺中市大里區,是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的重要廟宇,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相傳福興宮與「楊本縣敗地理」的傳說息息相關。據說,當地原本擁有一處風水極佳的「蓮花寶穴」,但某位官員為破壞此地的風水格局,特意將廟宇改建成座北朝南的方位,以削弱其地理能量,成為一段充滿神秘色彩的歷史故事。
歷史
相傳,大里杙福興宮的媽祖神尊於清乾隆年間由一位高僧從湄洲恭請至臺灣,隨後經由請示媽祖,在大里杙落腳安定。初期,廟宇僅為簡陋的廟舍,隨著地方發展逐漸興起,才正式建廟,當時廟址位於現今大里警察分駐所一帶。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在大里杙發起起事,作為當地信仰中心的福興宮成為天地會成員聚會與結盟的場所,廟埕亦被用於團練活動。
日治時期
大正十四年(1925年),大里杙富戶林秋金與保正林番、林文、林愛等人發起募捐,進行廟宇的整修工程。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44年(1955年),福興宮再次重修,由地方人士林選、林振東等組成重修委員會負責規劃與執行。
民國74年(1985年),福興宮成立管理委員會,林崧雨當選為主任委員,林水金擔任常務監事。同年,提出重建廟宇的計畫。
民國77年(1988年),第二屆管理委員全體決議通過廟宇重建方案。
民國79年(1990年),舊廟正式拆除,重建工程啟動。民國81年(1992年),全新的福興宮建築竣工,為信眾提供了一個更加莊嚴宏偉的禮佛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