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是佛教修行入門的基礎,是「皈依覺、正、淨自性三寶」,即:
- 覺而不迷(皈依佛)
- 正而不邪(皈依法)
- 淨而不染(皈依僧)
從形式上看,三皈依是皈依 佛、法、僧 三寶;從本質上看,則是皈依每個人內在本自具足的智慧與清淨自性。
什麼是「皈依」?
「皈」是回頭、回歸的意思;「依」是依靠、依止。
皈依就是決心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佛陀教導,回頭修正生活中的錯誤習氣與行為,這是正確的皈依動機。
重點澄清:
- 皈依 不是皈依某位法師,
- 也 不是皈依某個寺院,
- 而是皈依佛陀的智慧、教法和清淨僧團。

皈依佛:覺而不迷
「佛」的意思是 覺悟者。
在未學佛之前,我們常常 「迷而不覺」,被無明與煩惱所纏。皈依佛,就是從迷惑中回頭,依靠覺悟,努力在生活中保持清醒與覺察,不再被習氣與煩惱牽引。
皈依法:正而不邪
「法」是 正知正見,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認識與思考方式。
人生苦惱的根本來源是無明,對人我、環境、宇宙的錯誤認知導致錯誤行為,進而產生痛苦。佛法教導我們破除迷惑、開啟智慧,找到 離苦得樂的方法,這就是皈依法的核心。
皈依僧:淨而不染
「僧」是 清淨和合的意思。
僧團代表清淨、和合、一塵不染的修行團體,也象徵我們內在「清淨自性」。煩惱如貪瞋癡、妄想、執著會污染我們的內心,成為「三毒」。皈依僧,就是學習如何回到清淨的內心狀態,遠離污染與執著,恢復本自具足的清淨與自在。
三皈依的本質
「覺而不迷」是 皈依佛
「正而不邪」是 皈依法
「淨而不染」是 皈依僧
佛教經典中提到: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三皈依提醒我們,佛性人人本具,透過皈依三寶,不斷回到內心的清淨、智慧與正見,才能真正在日常中修行並轉化人生,踏上解脫與自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