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3月18日)

黎公社革命爆發 改變世界的社會主義實驗

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這場革命的起因來自普法戰爭後法國戰敗,法國政府與普魯士簽署屈辱的《法蘭克福條約》,導致國內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巴黎工人階級不滿政府的保守政策,於3月18日發動起義,成功奪取政權,並於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在短短72天內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如取消常備軍、建立工人自治政府、推動免費教育、提升婦女權益、限制資本剝削等。然而,法國政府迅速反擊,在普魯士軍隊的默許下,組織軍隊於5月21日發動反攻,展開血腥鎮壓。在「流血週」中,成千上萬的公社成員被殺害,革命最終於5月28日徹底失敗。巴黎公社雖然短暫,但其思想影響了後來的共產主義運動,被視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實踐。

黎公社革命爆發 改變世界的社會主義實驗

三一八慘案 北京學運遭血腥鎮壓

1926年3月18日,北京爆發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當時,日本聯合英美等八國向北洋政府施壓,要求中國撤除天津大沽口的防禦工事,引發國內強烈反對。當天,北京60多個團體、80多所學校的約5000名學生、市民、工人聚集在天安門前,召開「反對八國最後通牒國民大會」,並遊行至執政府前請願。

然而,北洋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士兵開槍掃射示威群眾,造成47人當場死亡,200多人受傷,血流成河,場面極為慘烈。這次事件震撼全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悲慘的學生運動之一,亦促使更多青年投身反帝愛國運動,加速中國革命的發展。

英國首相張伯倫誕辰 綏靖政策的爭議人物

1869年3月18日,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出生於伯明罕。他於1937年出任英國首相,以「綏靖政策」聞名,試圖通過外交手段遏制納粹德國的擴張,避免歐洲再次陷入戰爭。

1938年,他與希特勒簽署《慕尼黑協定》,允許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希望以此換取和平。他回國後甚至宣稱「帶回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然而,這一政策最終未能阻止德國的侵略,反而讓希特勒更加猖狂,導致二戰爆發。1939年英國對德宣戰後,張伯倫的政策受到猛烈批評,最終在1940年辭職,同年11月病逝。

南非總統德克勒克誕辰 種族隔離的終結者

1936年3月18日,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W. de Klerk)出生於南非。他於1989年當選南非總統,在任內大膽推動種族隔離政策的廢除,開啟了南非民主化的進程。

1990年,他解除對非洲民族議會(ANC)及其他反種族隔離組織的禁令,並釋放了被囚禁27年的曼德拉。1991年,他廢除了多項種族隔離法律,促成南非第一次自由民主選舉。1993年,他與曼德拉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位黑人總統,德克勒克則擔任副總統,成為南非歷史上的關鍵人物。

台海危機升溫 中共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1996年3月15日至18日,中共在台灣海峽進行大規模陸海空聯合軍事演習,包括海上封鎖、搶灘登陸、空降作戰等科目。這次軍演被視為對台灣總統選舉的武力威懾,意在警告當時的民進黨候選人李登輝。

此次軍演引發國際關注,美國立即派遣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尼米茲號」與「獨立號」駛入台灣海峽,向中共發出強烈警告,成為美中台三方關係的重要轉折點。最終,李登輝順利當選,台灣民意反而更加凝聚,展現了台灣民主化的堅定決心。

世界第一家節育診所開業 婦女生育權的里程碑

1921年3月18日,英國生育權利運動領袖瑪麗·斯托普斯(Marie Stopes)在倫敦開設世界上第一家節育診所,專門提供避孕諮詢與服務。這項創舉在當時社會引發巨大爭議,教會與部分醫學界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將助長不道德行為。

然而,這間診所為許多婦女提供了生育自主權,推動了全球計劃生育運動的發展。如今,全球已有數百家類似機構,致力於婦女健康與生育權益的保障。

世界第一家節育診所開業 婦女生育權的里程碑

北約成立前奏 《布魯塞爾條約》簽訂

1948年3月17日,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五國在布魯塞爾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成為日後北約(NATO)成立的基石。條約內容包括聯合防禦與經濟合作,目的是應對蘇聯的潛在威脅。

翌年,北約正式成立,標誌著西方國家對抗蘇聯的聯盟誕生,成為冷戰格局的重要一環。這一聯盟至今仍是全球最重要的軍事聯盟之一。

北約成立前奏 《布魯塞爾條約》簽訂

美國法院裁定 貧民有權獲得律師

1963年3月18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吉迪恩訴溫賴特案」中作出歷史性裁決,確立所有被告均有權獲得律師,即使經濟困難者也應獲得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此裁決奠定了美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基石,確保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公平審判的權利。

美國法院裁定 貧民有權獲得律師

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 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2000年3月18日,台灣舉行總統選舉,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以39.3%得票率當選,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非國民黨籍總統,結束國民黨長達50多年的執政。

這次選舉標誌著台灣民主化的重大里程碑,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選後,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政治局勢更加多變,也影響了台灣未來的發展。

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 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白崇禧誕辰 抗日戰爭的「小諸葛」

1893年3月18日,白崇禧出生於廣西桂林。他是中國國民黨的重要將領,參與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因其軍事才能卓越,被譽為「小諸葛」。

他在抗戰期間率領桂系部隊英勇作戰,尤其在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中發揮關鍵作用。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後,他撤往台灣,繼續擔任軍事要職,直至1966年病逝。

陳水扁
白崇禧
巴黎公社
布魯塞爾條約
法蘭克福條約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