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4月13日)

印尼班機降落意外 滑出跑道斷裂成數截

2010年4月13日,印尼墨巴第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在西巴布亞省曼諾瓦里的倫達尼國內機場降落時,因雨天導致跑道濕滑,飛機失控滑出跑道約200公尺,衝進淺河後斷裂成數段。該班機自梭隆(Sorong)起飛,機上共有103名乘客與6名機組人員。事故造成至少20人受傷,部分乘客被緊急送醫治療。所幸機上人員全部生還,未傳重大傷亡。

曼谷街頭衝突升溫 泰國軍方發射催淚瓦斯

2009年4月13日清晨,泰國軍方在曼谷市中心對反政府示威群眾採取驅離行動,發射催淚瓦斯清場,抗議者則以汽油彈回擊,造成至少74人受傷。由於曼谷當時已進入緊急狀態,市中心購物區冷清如空城。香港政府透過手機簡訊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泰國,台灣亦發布黃色旅遊警示,提醒旅客避開衝突熱區。

唐高宗下詔 武則天正式攝政

675年4月13日,唐高宗李治因風眩病日益加重,正式詔令皇后武則天攝理朝政。此前宰相郝處使曾極力反對,認為應由子嗣繼位,而非將天下交予后宮。但武則天掌握政權後積極集結文人撰寫治國典籍,並親理奏章,逐步擴大政治權力。此日的詔令是她邁向稱帝之路的重要一步,翌年更改年號為「儀風」,並實施大赦。

蘇聯承認卡廷大屠殺責任

1990年4月13日,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公開承認,1940年在卡廷森林對波蘭戰俘進行大規模屠殺的兇手,正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此案長期被掩蓋,波蘭曾多次要求真相。此次承認說明,屠殺由貝利亞、梅爾庫羅夫等人直接負責,遇害者主要為波蘭軍官與知識分子,遇難總人數估計達2萬至3萬人。這項聲明為波俄歷史關係帶來重大轉折。

傑弗遜誕辰 美國獨立的靈魂人物

1743年4月13日,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誕生於維吉尼亞州。他是民主共和黨創始人、啟蒙思想實踐者,也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1776年,他與富蘭克林、亞當斯等人起草並通過《獨立宣言》,標誌美國正式脫離英國殖民。日後傑弗遜當選總統,主張小政府、農業立國,並促成路易西安納購地案,為美國版圖擴張奠基。

蘇日簽署《中立條約》 短暫盟友關係開始

1941年4月13日,蘇聯與日本在莫斯科簽署《中立條約》,雙方承諾互不侵犯,並在發生戰爭時保持中立。此舉有助於蘇聯穩定遠東邊境,專注對抗納粹德國,也為日本在中國戰場提供戰略喘息。條約附帶條件包含蘇聯承認「滿洲國」現狀,日本則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完整。然而,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宣告廢除該條約,數月後對日宣戰。

中葡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1987年4月13日,中國與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澳門將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中國。聲明中,中方承諾澳門將設立特別行政區,保持現行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活方式50年不變。該文件標誌著中國恢復對澳門主權的正式進程,也成為「一國兩制」政策實踐的第二塊試金石。

世界佛教論壇舉行 達賴喇嘛未受邀

2006年4月13日至16日,中共主辦的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於浙江杭州舉行,是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首次大規模宗教國際會議。然而,達賴喇嘛並未獲邀,引發國際爭議。主辦方聲稱為防「不和諧因素」,將其排除。官方則藉此場合大力推廣由北京認定的第十一世班禪,卻被多數與會僧侶冷落,凸顯宗教自主與政治干涉之間的張力,引發對中國宗教自由的再度質疑。

海南省設立,成為中國最大經濟特區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並批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自此海南從廣東分出,成為中國面積最大、唯一整個島嶼為特區的省份。這一政策為日後的自由貿易港建設與觀光產業發展打下基礎,使海南逐步成為中國南方的重要戰略地帶。

老虎伍茲震撼奪冠 成為最年輕名人賽冠軍

1997年4月13日,美國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在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以低於標準桿18桿、領先第二名12桿的驚人成績,奪得名人賽冠軍。他不僅是史上首位奪冠的非裔選手,也是當時最年輕的冠軍得主(21歲)。這場勝利震撼體壇,也象徵高爾夫運動的世代更替與種族壁壘的突破。

武則天
唐高宗
中立條約
達賴喇嘛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