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民俗-儀式慶典

古代人中秋節活動揭秘:從祭月到賞月的傳統習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這個節日與月亮有著深厚的文化聯繫。根據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這天正好處於仲秋的中間,因此漸漸被稱為「中秋」。這一天的滿月象徵著團圓和幸福,因此也有「團圓節」的別稱。

中秋節除了團圓之外,還與農業息息相關。從時令上來看,中秋節正值秋收季節,穀物豐收,人們會在這個時節飲酒作樂,慶祝一年的辛勤勞作。這也是中秋節另一個重要的文化內涵——「秋收節」。

中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的「秋暮夕月」就是指在秋季的傍晚祭拜月神的儀式。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人們都會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以表達對月神的敬意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魏晉

魏晉時期,雖然賞月活動已經開始出現,但尚未成為普遍的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唐代,中秋賞月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風尚。唐代文人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描述了中秋賞月的情景:「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唐代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一個節日,賞月的風氣更加盛行。

中秋節的起源與唐玄宗的一個浪漫傳說有關。相傳某年八月十五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化拐杖為銀橋,步入月宮。在月宮中,玄宗看到嫦娥和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這場景深深打動了他。玄宗回到人間後,命人整理出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這個傳說給中秋節賦予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自此,拜月和賞月成為中秋節的重要活動。

除了賞月,中秋節還有吃月餅的傳統。月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最初是軍隊的食品。相傳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在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吐魯番人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餅後,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後,中秋吃餅的習俗逐漸流行開來,月餅成為中秋節的象徵之一。當時的大戶人家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和各種水果成為重要的供品,尤其是西瓜,有的還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秋節的習俗在宋代進一步得到豐富。宋代不僅繼承了唐代女性拜月的風俗,還發展了更為瀟灑的「玩月」活動。北宋文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述了中秋夜的熱鬧景象:「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民間的百姓也不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入睡,夜市熱鬧非凡,如同過年一般。

南宋

南宋時期,中秋節的「玩月」活動更加熱鬧。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述了臨安中秋之夜的情景:「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人們或登樓賞月,或在家中宴請親朋,共度佳節。這一時期,中秋節被賦予了「團圓」的內涵,成為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

南宋時期,「月餅」一詞首次出現在文獻中。雖然月餅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唐朝,但真正意義上的月餅在南宋才出現,並逐漸成為中秋節的標誌性食品。當時的月餅多為蒸製,這種做法至今在山東、河南等地仍有流傳。明代時,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不可或缺的食品,並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意義。

明代開始,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更加普及,並出現了送月餅的傳統。明代的文獻中多次提到人們在中秋節互送月餅,以表達團圓和祝福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提到,北京人在中秋節拜月時,會用果餡月餅作為供品,這些月餅的製作技藝已經相當高超,有些月餅甚至重達兩斤。

清代,中秋節的習俗進一步發展,送月餅的傳統延續至今,成為中秋節的一大特色。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慶團圓的習俗已深深根植於中華文化中,並在全球華人社區中廣泛傳播。中秋節的美食文化和團圓意義使其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