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全線總攻告捷,中國統一曙光初現
1928年4月7日,蔣介石於徐州誓師,宣布啟動北伐軍對北方軍閥的總攻。4月9日,第一集團軍總指揮劉峙率部北上,由津浦鐵路正面發動主攻,同時派曹萬順、陳焯、夏鬥寅等率右翼部隊進攻膠濟線,方振武領軍左翼進攻濟寧。4月20日濟寧告捷,隨後張宗昌殘軍退向泰安。
4月28日晚,北伐各軍於萬德、張夏會師,30日對濟南展開總攻。當夜,張宗昌棄城北逃。北伐全線獲捷,標誌著國民政府實現中國初步統一的重要一役。
霍元甲震撼上海灘,武術精神揚威中外
1909年春,美國大力士奧皮音抵達上海挑戰華人武術界,引起公憤。著名武術家霍元甲應邀從天津赴滬,與弟子劉振聲迎戰。奧皮音臨陣退縮,另有日本與本地拳師應戰,霍氏皆獲全勝。
隨後,上海各界為推廣國術,設立「精武體操學校」,聘霍為主任教師,劉振聲與趙漢傑任教師,成為中國現代武術教育的濫觴。
黃花崗起義英勇犧牲,喻培倫林覺民血灑廣州
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黃興率敢死隊突襲兩廣總署等要地,遭清軍頑強鎮壓,起義失敗。喻培倫、林覺民等86名志士壯烈犧牲,後72具烈士遺體合葬於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成為推翻清廷的象徵與民主革命的血證。
盛宣懷病逝,晚清實業與交通之父殞落
1916年4月27日,晚清著名實業家、交通建設推手盛宣懷辭世,享年72歲。他創辦輪船招商局、電報局、漢冶萍公司、中國通商銀行、北洋大學等機構,是中國近代企業與交通體系的重要奠基人。
1911年,盛因鐵路國有政策引發全國鐵路風潮,被譴責出賣民族利益,武昌起義後流亡日本。其一生被譽為「晚清實業教父」,也飽受爭議。
麥哲倫於菲律賓戰死,首航全球壯志未酬
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航海家費迪南·麥哲倫在抵達菲律賓後,參與干預當地部族衝突時遭殺,享年41歲。雖未完成環球航行,但其艦隊於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首次證明地球為球體,改寫人類地理認知史。
中國教育會成立,推動現代教育與國族啟蒙
1902年4月27日,中國教育會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事務長。該會致力於提升青年教育與啟蒙國族意識,為辛亥革命及後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培養了大量思想人才與改革力量。
「汪辜會談」開啟兩岸官方接觸
1993年4月27日,中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談。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首次以官方名義進行高層對話,為後續協商與交流奠定基礎。
電報先驅莫爾斯誕辰,改變全球通訊方式
1791年4月27日,美國發明家山謬爾·莫爾斯誕生。他於1838年發明莫爾斯電碼與電報系統,徹底革新人類通訊方式。儘管早年熱衷繪畫,最終因對電磁學的熱情開創新紀元。他於1872年辭世,享年81歲。
天津北洋大學開學,中國工科教育起點
1903年4月27日,北洋大學堂正式開學,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工科大學,開設土木、採礦、冶金等學科,師資多來自歐美。該校由盛宣懷創立,為中國工程技術與現代高等教育培養了眾多人才。
《綠野仙蹤》上映,開創奇幻電影新風
1939年4月27日,美國經典音樂奇幻電影《綠野仙蹤》上映,由米高梅公司出品。故事講述桃樂西被龍捲風吹往神奇國度,在奧茲仙境展開冒險的歷程。影片色彩瑰麗,音樂動人,被譽為影史傳奇,深受各年代觀眾喜愛。
南斯拉夫聯邦正式解體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邦議會通過由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共和國組成的新憲法,正式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標誌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的徹底解體。該國的瓦解源於族群衝突與內戰,亦是冷戰後東歐政治版圖劇變的一部分。
陳希同辭職並遭定罪,北京政壇震動
1995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引咎辭職。其後調查揭露貪腐問題,1998年被判刑16年,為中共首次公開處理的省部級高官貪污案之一,亦為中國反腐開端的重要節點。
中英簽訂《西藏條約》,宗主權爭議再起
1906年4月27日,中英兩國在印度加爾各答簽訂《西藏條約》,英國承諾不吞併西藏、不干涉其內政,但事實上仍維持在西藏的影響力。該條約在國際法上強化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主張,但也種下後來多國爭議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