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神話-宗教信仰

四聖諦

四聖諦,又稱四真諦、四諦,是佛教的核心教義,揭示了四種神聖的真理,即: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這些教義是釋迦牟尼佛的核心教法。當修行者證得初果時,依聖智慧而稱之為四聖諦;未證得初果前,依凡夫智慧學習稱之為四諦。

簡介

梵語「Satya」意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古漢語中的「諦」字原意為審視事物的內在含義或意義。佛教不同支派的分化,根本原因在於未能依四諦精進,反而各自創立新的修行方法,最終偏離了以四諦為修行軸心的傳統,導致不斷變異。

在巴利語中,「Sacca」既可作為名詞,意指「真理」,也可作為形容詞,表示「真實的」。四聖諦(catu-ariya-saccāni)由數詞「四」(catu)、形容詞「聖者的」(ariya)、以及名詞「真理」(saccāni)組合而成,意指由聖者所證悟的四種真理,不可推翻,由佛陀親自傳授,卻為外道所排斥。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前往鹿野苑為憍陳如、跋堤、跋波、摩訶男及阿說示五位沙門宣說四聖諦。這五人各有所證悟,並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四聖諦因此被視為凡夫斷三縛結,進入聖道的關鍵。

苦諦

苦諦:佛陀以四聖諦的教義開示世人,解釋苦的真理不可推翻,不會因時代、文化或科技的進步而改變。苦的定義,外道認為是痛苦不恆久,而凡夫則譯為「無常」。初果譯為「有漏洞」。佛陀從「八苦」入門,依序觀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最後聚焦於「三苦」:行苦、壞苦、苦苦,作為人天乘斷三結的基礎。

八苦

八苦是專為初學者設立的,便於入門和觀察:

  1. 生苦: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的起源。
  2. 老苦:因衰老而產生的苦。
  3. 病苦:身體必然會得病。
  4. 死苦:無論一生如何健康,終將面臨死亡。
  5. 愛別離苦:所愛之人或事終有分別之日。
  6. 怨憎會苦:面對所憎惡之人或事而生嗔怒。
  7. 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的苦。
  8. 五蘊熾盛苦:在五蘊熾盛中,存在著無量苦。

三苦

  1. 行苦:依三世流遷(行)建立的漏洞(苦)。
  2. 壞苦:因生住壞(壞)建立的漏洞(苦)。
  3. 苦苦:苦諦依三世流遷及生住壞建立,故充滿漏洞(苦)。

集諦

集諦:集指積集之義,又稱緣集、苦集或愛集。修行者必須先了解苦諦,才能進一步理解集諦。集諦解釋了前緣積集如何導致苦。依苦諦知見,現在是未來的集因,過去也是依現在而建立的集因,壞是依成住而建立,三世依流遷而建立。不了解苦諦者,最終會墮入「梵我見」。

滅諦

滅諦:滅意為「寂滅」,非「壞滅」。修行者必須通過如實知見一切法無間等,解除對苦的執著,達到解脫的境界。外道因不知四聖諦,誤解滅諦為壞滅,認為要消滅苦的根源「貪、嗔、癡」。

道諦

道諦:又稱為苦集滅道聖諦。修行者在尋伺四聖諦的過程中,必須隨順八正道。八正道是通往涅槃的必經之路,修行者應依正見、正思惟、正語等逐步精進。八正道可細分為三十七道品,幫助修行者不斷精進,達成解脫。

這四聖諦構成了佛教修行的基石,引導修行者從理解苦、認識苦因,到消滅苦因,最終達到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