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民俗-儀式慶典

為何道教畫符常用硃砂?——天地純陽與驅邪辟穢的智慧

在中國傳統宗教文化中,道教以符篆、科儀、煉丹、修真聞名於世。符篆(簡稱符)尤其令人感到神秘,常見於古代小說、武俠影劇中,被視為通神驅魔的靈物。然而你是否曾好奇:道士畫符時,為何多用硃砂而非一般墨水?

這並非隨意為之,而是深植於道教對宇宙陰陽運行的理解、自然之氣的掌握,以及養生與煉丹的法理。

符篆的意義與功能

在道教中,符篆是一種天人之間溝通的媒介,具有法力與靈性。道士透過虔誠修持,手書符文,再結合誦咒、步罡、指訣等儀軌,將天界神靈的意旨具象於符中。依不同用途,符可用來:

  • 召神遣將:請神降臨協助行法
  • 驅邪鎮煞:祛除鬼魅妖邪
  • 醫病解厄:化解災厄病氣
  • 祈福納吉:賜福庇佑家宅

符的載體可以是黃紙、白帛、竹簡、布旗,甚至水面與空氣(稱為「虛畫」),但顏料的選擇極為講究,這就是硃砂發揮作用的關鍵。

何謂硃砂?其來歷與象徵

硃砂,又稱「丹砂」、「辰砂」,化學成分為硫化汞(HgS),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礦物之一。硃砂色澤鮮紅、質地細膩,自古被用於:

  • 🎨 書畫顏料(如官印印泥)
  • 🧪 藥材入丹(入《神農本草經》上品)
  • 📜 畫符聖物(傳統道法使用)
  • 🔥 煉丹原料(製「金丹」)

道教認為紅色象徵太陽、乾卦、天德、純陽之氣,可破陰寒、制煞氣、辟妖魅,是天地間最具正氣的顏色。

陰陽觀與顏色象徵

道教宇宙觀講求陰陽調和,天地運行與五行變化皆由此而生。《太真科》明言:「朱漆為陽,墨籙為陰」,對應顏色:

  • 朱紅(大赤)=陽氣旺盛、升騰有生機
  • 黑墨(玄黑)=陰氣沉靜、內藏有力

因此,畫符用硃砂即是借助天地純陽之氣,使符具有更強的神威與靈性,尤其在對抗陰煞、驅邪鎮鬼時,更為有力。

硃砂在藥理上的靈效

清代名醫兼道士徐靈胎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記載硃砂的功效:

「丹砂,味甘微寒,主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他認為硃砂是「得天地五行之精」而成,人身若吸納其精氣,則可補足真元,通靈固體,護魂安神。因此,硃砂不僅是顏料,更是有靈性的靈藥

雞冠血與陽氣的聯繫

某些正一道系至今仍保留以雞冠血調硃砂畫符的做法。為何使用雞冠血?其意義如下:

  • 公雞為陽禽:每日黎明(寅卯時)啼鳴,象徵陽氣開始發動
  • 雞冠為紅色,形似火焰:同屬大陽之象
  • 鮮血有生命活性:強化靈氣傳導作用

因此,道士將硃砂與雞冠血相和,可進一步強化符的陽性與效驗,尤其在處理陰煞濁氣、夜間法事等場合。

畫符的「模擬天道」

在道教象徵系統中,使用硃砂畫符並非單純技術手段,而是一種模仿天地創化的神聖行為。正如「元始天尊」以太陽真火書寫天符,道士畫符也是:

  • 陽氣所凝的紅砂為筆
  • 借助身心氣場為引
  • 書寫法界圖騰為載

故有云:「一符一道,一筆一真言」,這正是道教畫符術的神秘核心。

結語:硃砂不只是「紅筆」

硃砂畫符的傳統,反映出道教陰陽五行學說、符籙科儀、煉丹醫學與民俗信仰的深刻融合。這不僅是一種文化技藝,更是一種天地人相通、正氣與靈性的實踐方式。

所以,下次看到道士手持朱筆畫符時,別以為只是裝神弄鬼——那是數千年來華人文化與靈性智慧的精粹所在。

徐靈胎
元始天尊
神農本草經
符篆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