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4月15日)

東帝汶首次總統選舉 為建國鋪路

2002年4月14日,東帝汶舉行首次總統選舉,這是該國在不到三年內舉辦的第三次全國性投票,也被視為邁向獨立建國的最後一哩路。當天清晨七點開始投票,選舉氣氛熱烈。

根據計劃,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於同年5月20日正式宣佈人口僅73萬8千的東帝汶成為主權獨立國家。這片土地歷經四百年的葡萄牙殖民與24年的印尼強硬統治後,由聯合國託管31個月,如今終於迎來自主時刻。

馮玉祥撤離京津 張作霖入主北京

1926年4月15日,馮玉祥所率國民軍從京津一線撤退,轉而退守南口地區。這是他於3月20日從綏遠平地泉出發赴蘇聯後,直奉聯軍趁機推進的結果。

馮玉祥的離開並未讓直奉軍放棄消滅國民軍的計劃,最終使得奉系軍閥張作霖順勢進入北京,改寫北洋軍閥時期的軍政版圖。

達·芬奇誕生 天才橫跨藝術與科學

1452年4月15日,文藝復興時期的巨擘達·芬奇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芬奇鎮。他不僅是傑出的畫家,更是自然科學家與工程設計先驅。

達·芬奇14歲進入佛羅倫斯畫坊學藝,20歲時已參與大師維羅齊奧的《基督受洗》創作。1482年移居米蘭,完成《最後的晚餐》等代表作。1503年起,他在佛羅倫斯創作出傳世名畫《蒙娜麗莎》。

晚年,他在法國持續從事機械與工程設計,展現無與倫比的跨領域才華。

美國總統林肯遇刺身亡

1865年4月14日晚間10時15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觀劇時遭刺殺。兇手是一名同情南方的激進演員。

林肯於翌日4月15日逝世,結束其領導聯邦、廢除奴隸制度的光輝一生,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令人哀悼的國殤之一。

英國希爾斯堡球場慘案

1989年4月15日下午,英國足總盃準決賽在謝菲爾德的希爾斯堡球場開打,由利物浦對戰諾丁漢森林隊。開賽僅6分鐘,因警方誤開人潮閘門,大量無票球迷擠入已爆滿的看台,引發踩踏悲劇。

事故造成95人死亡(後續增至97人)與170人受傷,成為英國足球史上最嚴重的災難。

非洲獨立國家會議召開

1958年4月15日至22日,由加納總理恩克魯瑪發起的「非洲獨立國家會議」在首都阿克拉舉行。會議邀集加納、埃及、敘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新興獨立國家與多個反殖民運動領袖出席。

會中通過11項決議,並決定將每年4月15日定為「非洲自由日」,象徵非洲團結與脫離殖民的共同志向。

美國空襲利比亞

1986年4月15日凌晨2點,美國空軍出動大批戰機空襲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與第二大城班加西。這場行動被稱為「黃昏號作戰」,目的是報復利比亞涉嫌支持恐怖行動。

空襲導致多名平民與軍人死傷,也讓美利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

班廷因胰島素發現獲頒諾貝爾獎

1921年,加拿大醫師班廷與助手貝斯特成功提煉出胰島素,為糖尿病治療開創新局。1923年4月15日,他與麥克勞德因這項發現,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項成就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糖尿病患者,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突破之一。

「希望工程」啟動 百萬愛心行動登場

1991年4月15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宣布啟動「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旨在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然而多年後,部分輿論指出,在龐大官費開支與鉅額資金外逃的對比下,教育經費投入遠遠不足,反映出制度改革的迫切性:「有錢外逃,無錢支付教育費用」,希望工程的初衷也成為反思的起點。

泰坦尼克號沉沒 百年航海悲劇

1912年4月10日,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郵輪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前往美國紐約。4月14日深夜11時40分,船隻在接近加拿大紐芬蘭海域時撞上冰山,船體破裂並迅速進水。

4月15日凌晨2時20分,泰坦尼克號斷裂後沉入冰冷海底,造成1513人罹難,僅711人生還。這場災難震撼全球,也永遠改變了航海安全規範。

國航129號班機釜山空難

2002年4月15日,中國國際航空129號班機自北京飛往韓國釜山,在天候不佳情況下嘗試降落,卻因駕駛專注於通訊與氣象狀況而忽略飛行高度,導致飛機撞山墜毀。

機上166人中,有128人喪生,成為中韓航線最嚴重的空難之一。

《臺灣民報》創刊

1923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在日治時期創刊,成為當時唯一由台灣人發聲的刊物。其內容涵蓋評論、時事、文藝、經濟與科學,對啟發民智與爭取台人權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迪拜鑽石搶案 一分四十五秒震驚全球

2007年4月15日晚間9點多,阿聯酋迪拜發生震驚全球的珠寶搶案。匪徒僅花1分45秒便搶走價值約1400萬美元的鑽石珠寶後迅速逃逸,警方一度束手無策,案情成謎。

教宗本篤十六世訪美

2008年4月15日,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展開對美國的訪問。時任總統布希與夫人蘿拉親自前往安德魯空軍基地迎接,現場近800位群眾熱情歡迎,展現宗教與政治間的深厚交流。

蒙娜麗莎
林肯
最後的晚餐
馮玉祥 張作霖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