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北京時間,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強烈地震。震中位於距成都西北偏西約90公里處,面波震級達8.0級(矩震級8.3),烈度達到11度,波及中國大半地區及多個亞洲國家。

此次地震造成嚴重災難,破壞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死亡人數超過69,000人,為唐山大地震後最嚴重的地震之一,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人民幣。由於預警機制失效、建築品質不佳(尤其校舍倒塌)及黃金救援時間中對國際救援的拒絕等因素,此震也被部分人士視為「人禍」。

多位地震專家如耿慶國與陳一文曾於震前提出預測警告,甚至將報告提交至中國地震局,卻未被採納。此外,甘肅省官員亦指出震前已有預測報告呈交省府,卻未對外公布,以「維穩」為由壓制訊息。

國際護士節

為紀念近代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將她的誕辰5月12日訂為「國際護士節」。南丁格爾於1820年5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後投身克里米亞戰爭前線,與38位護士一同進行醫療救助,徹底改變了近代戰地護理與醫療制度。她於1910年5月12日逝世,享年90歲。

上海靜安寺重建

1991年5月12日,上海市佛教界舉行靜安古寺大雄寶殿及釋迦牟尼玉佛座像的開光典禮。靜安寺始建於三國東吳赤烏十年(公元247年),歷史悠久,但在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當日儀式象徵其重獲新生。

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誕辰

1902年5月12日,霍梅尼誕生於伊朗,是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關鍵人物。1979年領導推翻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並成為最高宗教與國家領袖。他的思想與行動深刻影響中東地緣政治,1989年病逝。

凱瑟琳·赫本誕辰

美國傳奇女演員凱瑟琳·赫本於1909年5月12日出生。她一生共獲得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代表作品包括《驚才絕艷》、《猜猜誰來吃晚餐》、《冬天的獅子》與《金色池塘》。她被譽為影史最傑出的女性之一。

胡漢民逝世

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於1936年5月12日因腦溢血逝世。生於1879年,曾參與創建同盟會與辛亥革命,歷任國民黨高層職務,是孫中山的重要支持者與繼承人之一。其政治生涯充滿波折,晚年致力於抗日與政黨改革。

諾門罕事件爆發

1939年5月12日,日蘇之間在中蒙邊境的諾門罕地區爆發激烈衝突,蘇軍由朱可夫指揮,以閃電戰重創日軍,並於8月圍殲其主力。此役導致日本放棄「北進」政策,轉而實施「南進」,最終導向珍珠港事件與太平洋戰爭。

日軍空襲重慶

1940年5月12日至5月30日間,日軍對重慶展開13次大規模空襲,出動飛機超過600架次,投彈總量達419公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與城市破壞。

北非戰事結束

1943年5月12日,北非戰役進入尾聲,納粹德軍坦克部隊在突尼西亞向英法聯軍投降。德軍指揮官馮·阿明上將被俘,標誌著盟軍在北非戰場取得全面勝利。

奈及利亞輸油管爆炸

2006年5月12日,奈及利亞拉哥斯附近一處島嶼輸油管爆炸,造成至少300人死亡。事發時大批民眾試圖偷取洩漏的燃油,引發火災。此類因管線破裂導致的集體傷亡事件在當地屢見不鮮,反映貧窮與基礎設施落後問題。

翻譯家畢修勺逝世

著名翻譯家畢修勺於1992年5月12日辭世,享壽90歲。他畢生致力於左拉作品的翻譯與推廣,譯作累計超過800萬字。儘管歷經抗戰、政治運動與牢獄之災,他仍堅守文學翻譯工作,被譽為中外文學交流的橋梁。

上海
靜安寺
胡漢民
畢修勺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