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神話-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的神祇:你知道多少?

藏傳佛教擁有豐富的信仰體系,各教派(如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崇奉的神祇和祖師各不相同。根據密宗的理論,佛有真實身變化身之分,使得藏傳佛教的造像系統更加龐大且複雜。總體來說,藏傳佛教的神祇可大致分為:

  • 諸佛(如釋迦牟尼、彌勒佛、大日如來)
  • 菩薩(如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
  • 密修本尊(如金剛持、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
  • 度母與佛母(如綠度母、白度母、尊勝佛母)
  • 空行母(如金剛亥母)
  • 護法神(如吉祥天母、黃財神)

諸佛: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佛陀

諸佛指的是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的無數覺悟者。根據大乘佛教十方三世皆有無數佛陀,常見的諸佛有:

  • 釋迦牟尼佛——佛教的創始人,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皆尊奉。
  • 彌勒佛(強巴佛)——未來佛,將來降世度化眾生,常見菩薩裝佛裝兩種形象。
  • 無量壽佛(阿彌陀佛)——主掌西方極樂世界。
  • 藥師佛——主掌東方淨土,象徵醫療與健康。
  • 大日如來——密宗至高佛陀,五方佛之首。
  • 三世佛、五方佛、三十五佛等——代表宇宙不同層次的覺悟者。

密修本尊:藏密修行的核心

密修本尊是藏密修行的關鍵,修行者須選擇特定本尊,透過灌頂與觀想,與本尊融合以達解脫。

  • 金剛持——藏傳佛教的本初佛,代表方便與智慧的結合。
  • 密集金剛——五大本尊之一,格魯派三大本尊之一,形象莊嚴穩重。
  • 勝樂金剛(上樂金剛)——密宗修行的重要本尊,常見四面十二臂形象。
  • 大威德金剛(怖畏金剛、牛頭明王)——文殊菩薩的憤怒相,具降魔驅邪之力。

菩薩:慈悲與智慧的象徵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概念,他們發願度化眾生,代表無盡的慈悲與智慧。

  • 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常持寶劍經典,坐騎為青獅
  • 觀音菩薩——代表慈悲,藏傳佛教認為西藏歷代達賴喇嘛是其化身。四臂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觀音是藏密獨特形象。
  • 金剛薩埵——普賢菩薩的化身,象徵淨化業障
  • 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代表力量與破除煩惱的智慧。

度母、佛母、空行母:女性神祇的神聖力量

度母(卓瑪)——觀音菩薩的女性化身

  • 綠度母——最主要的度母,能解救八種災難,代表慈悲與智慧的融合。
  • 白度母——「長壽三尊」之一,七眼佛母,主掌延壽。

佛母——藏密女性神祇

  • 大白傘蓋佛母(都噶)——能放大光明,覆蓋一切災難。
  • 尊勝佛母——長壽三尊之一,修持可增福延壽。

空行母——護持密宗修行者的女性護法

  • 金剛亥母——獠牙露齒,右手持鉞刀,左手持骷髏碗,為藏傳佛教最高等級的空行母

護法神:維護佛法的守護者

護法神為外來神祇,來源多樣,如印度教、西藏苯教、蒙古與漢地信仰,形象多呈憤怒相

  • 吉祥天母(班丹拉姆)——女性護法神,俗稱「騾子天王」,三界總主,威力無邊。
  • 黃財神(五姓財神之一)——主掌財富,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財神,象徵福報與智慧的財富。

結語:藏傳佛教的神祇體系

藏傳佛教的神祇體系龐大而精密,涵蓋佛、菩薩、本尊、度母、護法神等,從慈悲的觀音,智慧的文殊,到憤怒威猛的大威德金剛,每一尊佛像都蘊含深刻的象徵意義。這些神祇不僅構成了藏密修行的核心,也體現了佛教世界觀中的智慧、慈悲、降魔與解脫的結合。

佛教 藏傳佛教 釋迦牟尼 彌勒佛
大日如來
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地藏王菩薩
佛陀 藥師佛
菩薩
度母
佛母
空行母
釋迦牟尼佛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