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五一六通知》:文革的開端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發佈由毛澤東主持起草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成為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此通知分為三部分:
- 前言:撤銷此前制定的《二月提綱》與「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機構,改設「文化革命小組」,直接隸屬政治局常委會。
- 主體:詳細列舉《二月提綱》的十條錯誤,進行批判。
- 結語:指示各級黨委奪取文藝、教育等文化領域的領導權,號召全面批判「資產階級代表人物」。
這份通知拉開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的序幕,造成至少200萬人死亡、2億人受到政治迫害,成為中共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之一。
張自忠將軍殉國
1940年5月16日,中國抗日名將張自忠在湖北宜城十里長山前線,率部力戰日軍,最終壯烈殉國。
他臨終前對士兵大喊:「沒有子彈,用刺刀;沒有刀,用石頭;最後用牙咬,也要堅持與敵人拼!」此役顯示出他堅決抗戰、英勇無畏的精神。
張自忠抗戰期間立下戰功無數,歷任第29軍師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戰鬥遍及喜峰口、臨沂、徐州與隨棗,為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傳奇人物。其靈柩於5月23日由十萬民眾護送至重慶,安葬於北碚梅花山。
「蔣馮開戰」:西北軍反蔣行動
1929年5月16日,西北軍在華陰通電反蔣,推馮玉祥為「護黨救國軍」總司令,展開軍事行動。國民政府隨即下令討伐,並於22日遭韓復榘、石友三背叛,倒向蔣中正。
5月23日,馮玉祥被撤除所有職務,最終於27日宣佈下野,結束了短暫的軍事對抗。
《中日陸軍共同防敵協定》簽訂
1918年5月16日,北洋政府與日本陸軍秘密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三日後又簽訂《海軍共同防敵協定》。此協定為日本擴大干預中國內政鋪路,廣受國內輿論批評。
「大躍進」運動全面展開
1958年5月16日,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後,「大躍進」運動在全國展開,主張以極端手段實現經濟飛躍。此政策由毛澤東提出,旨在迅速發展工業與農業,卻導致虛報產量、資源錯配與糧荒爆發。
最終釀成史上最嚴重的人為饑荒,估計約4000萬人非正常死亡,成為中共治理史上的重大災難。
歐姆誕辰
1787年5月16日,德國物理學家格奧爾格·歐姆出生。他是電學奠基人之一,發現了著名的歐姆定律(V=IR),對現代電學與電子技術發展貢獻深遠。
他於1854年逝世,享年67歲。
奧斯卡金像獎首次頒發
1929年5月16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在好萊塢舉辦首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這項榮譽自此成為世界電影界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見證影壇的榮耀歷史。
亨利·方達誕辰
1905年5月16日,知名好萊塢男演員亨利·方達誕生。他以自然樸實的演技深受觀眾喜愛,作品涵蓋影視與舞台劇,代表作包括:
- 《金色池塘》: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怒火之花》:提名最佳男主角
- 《十二怒漢》:提名最佳影片
為表彰他的藝術成就,洛杉磯建立了「亨利·方達劇院」。
莫布杜下台,薩伊政權更迭
1997年5月16日,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莫布杜在反政府武裝壓力下離開首都金夏沙,結束長達32年的獨裁統治。
5月17日,反政府領袖卡比拉進入金夏沙,宣佈接任國家元首,並將國名改為「剛果民主共和國」。卡比拉於5月29日正式宣誓就任總統,標誌著新政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