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12月18日)

美國廢除奴隸制

美國在成立後制定了聯邦憲法,但憲法保留了奴隸制並允許奴隸貿易的存在。至1860年,美國的黑人奴隸數量已增至400萬。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出版,生動揭露了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對社會引發了巨大震撼,成為廢奴運動的催化劑。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戰爭期間,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於1862年發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在叛亂州的黑人奴隸獲得自由。1865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13條修正案》,明確規定在美國及其管轄範圍內不得存在奴隸制或強迫奴役制。同年12月18日,該修正案正式生效,標誌著奴隸制在美國的徹底廢除,黑人奴隸終於獲得法律上的自由。

希特勒計劃消滅蘇俄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頒布了針對蘇聯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儘管德國將領建議採取逐步侵略策略,先控制烏克蘭,再進攻莫斯科,希特勒堅持快速瓦解蘇聯紅軍的閃電戰策略。他計劃通過快速、大規模包圍殲滅蘇軍,並切斷其撤退路線,徹底摧毀布爾森到阿爾罕傑里斯克的烏拉爾工業區。作戰準備的最後期限定為次年的5月15日,並計劃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戰爭。希特勒自信以閃電戰術瓦解蘇聯將使蘇俄迅速崩潰,但最終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嚴酷的自然環境。

無線電發明家阿姆斯特朗誕生

1890年12月18日,阿姆斯特朗出生於美國。他自幼對技術充滿興趣,14歲時受到馬可尼首次進行無線電越洋通信的啟發,在家中製作了多種無線電裝置。後來他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學習,並在研究三極管的基礎上設計出反饋電路,使信號放大數千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發明了超外差電路,該電路成為無線電、雷達和電視接收機的基礎技術。1933年,他發明了寬頻帶調頻制,極大提高了無線電和通信技術的性能。儘管在捍衛其發明專利的過程中遭受巨大財務損失,阿姆斯特朗的成就仍對現代通信技術產生了深遠影響。1951年,他因多病和精神壓力自殺,但其貢獻被追認為電子工程領域的里程碑。

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神秘死亡

1981年12月18日,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穆罕默德·謝胡被發現神秘死亡。官方聲明稱其因「精神失常」自殺。然而,據外媒報導,前一天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謝胡因支持對外開放政策與霍查發生激烈衝突。謝胡在會議中失勢後,隨即遭到暗殺或被迫自殺的傳聞甚囂塵上。謝胡的死亡成為阿爾巴尼亞政治鬥爭中一個充滿謎團的事件。

突破中共封網

2006年,為了幫助中國大陸網民突破中共的網絡封鎖,國際科技界推出多款安全網絡工具。美國的「自由門」和「無界瀏覽」軟件成為突破防火牆的利器。同年6月,美國HeartyIT公司推出「火鳳凰」安全工具,以加密用戶數據、防止監控為主要特點。12月18日,四家領先的北美網絡技術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旨在整合技術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快速和穩定的服務,幫助全球受限地區的網民獲取自由信息。

俄羅斯派兵進入車臣

1991年,車臣宣佈脫離俄羅斯聯邦並成立獨立共和國,導致局勢緊張。俄羅斯多次試圖以政治手段說服車臣放棄獨立,但未能成功。1994年12月18日,俄羅斯決定直接動用軍事力量,派兵進入車臣,試圖重新控制該地區,從而引發了長期的車臣衝突。

聖誕晚會首演

2007年12月18日,新唐人電視台在紐約彼康劇院舉辦了首屆聖誕晚會(Holiday Wonders)。這次演出成為2008年神韻藝術團全球巡演的序幕,聖誕晚會於百老匯劇場連演十場,展示了融合中西文化的藝術特色,受到廣泛好評。

聯合國宣佈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

1995年12月18日,聯合國特別會議正式宣佈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旨在推動全球各國採取行動,縮小貧富差距,加速減少貧困,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

德國浪漫派歌劇奠基者韋伯誕生

1787年12月18日,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出生於德國。他克服了身體缺陷和家庭困境,13歲即創作出多部樂曲。他的代表作《魔彈射手》開創了德國浪漫派歌劇的先河,對十九世紀音樂創作產生深遠影響,並奠定了德國民族歌劇的基石。

希特勒
阿姆斯特朗
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