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匈牙利事件震撼國際社會後,中共擔心知識分子會因不滿暴政與一黨專制而仿效「匈牙利模式」,於1957年春展開「整風運動」,名義上徵求「對黨的批評建議」,實則設下圈套。
1901年6月7日,八國聯軍入侵後,各國公使對清廷施壓,要求對部分地區懲處。清廷最終同意對在義和團之亂中傷害外國人士最嚴重的45個州縣,停止文武科舉考試五年,以示懲戒。這一決定直接衝擊了傳統士子晉升體系與社會秩序。
1236年6月6日,文天祥出生於江西吉安,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與詩人。他年少即以才華橫溢聞名,殿試中榮登狀元。元軍南下之際,文天祥率義軍抗敵,數度陷入困境卻不屈不撓
1723年6月5日,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出生於蘇格蘭。他於1776年出版《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奠定古典政治經濟學基礎,是經濟學理論的開山之作。
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國首都北京爆發了震驚全球的政治鎮壓事件,史稱「六四天安門事件」。自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後,北京大學首先出現悼念與呼籲民主改革的大字報。
1928年6月3日,曾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於天津病逝,享年64歲。黎元洪,字木卿,湖北黃陂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歷任海軍官校與陸軍新軍要職。他在辛亥革命期間出任湖北都督,因地位居中、態度溫和,被革命黨與清廷皆視為折衷人物
1984年6月2日,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下令出兵旁遮普邦,針對錫克教分離主義的「卡利斯坦國」運動展開武裝鎮壓,行動目標之一為錫克教聖地金廟(哈曼迪爾·薩希布)。
1929年6月1日,國父孫中山的靈柩正式奉安於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完成他生前「歸葬紫金山」的遺願。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於北京,遺體最初安置於北京西山碧雲寺
1900年5月31日,英國軍隊佔領南非約翰內斯堡,宣告第二次波爾戰爭的重要轉捩點。該戰爭源於英國為控制南非金鑽礦產,對波爾人建立的南非共和國與奧倫治自由邦發動戰爭,最終導致波爾人敗北,南非淪為英國殖民地。
石牌古鎮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是扼守川江的重要門戶。1943年夏,日軍為攻陷重慶,發動鄂西會戰,以石牌為攻擊核心。蔣介石親指「石牌第一」,集結重兵與空軍力量,誓死防守。
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圓籙在莫高窟第17窟中意外發現一個被封閉的石室,即後來聞名的「藏經洞」。洞中藏有從4世紀至14世紀的寫本與文物約五至六萬件,涵蓋漢文、藏文、梵文、粟特文、回鶻文等多種語言,並有數百件絹本畫與刺繡藝術品。
1998年5月25日,歷時10年、總投資千萬美元的埃及吉薩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修復工程完成。這項工程保護了世界最古老且規模宏偉的石雕之一,使其得以保存數千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