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拒絕日本派遣小幡西吉擔任駐華公使。中國政府指出,小幡西吉曾於1915年「二十一條條約」交涉中,以日本一等書記官的身份積極參與
1970年12月16日,國際民航組織在荷蘭海牙舉行會議,針對全球日益猖獗的劫機問題,76個國家共同簽署了《海牙公約》,正式名為《關於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
1993年12月15日,經過長達七年的談判,烏拉圭回合協議的最終文件在日內瓦舉行的烏拉圭回合談判委員會非正式會議上獲得通過,參與簽署的國家和地區共117個
《永樂大典》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編纂,明成祖朱棣為彰顯文治,命解縉等人主持編輯。1404年編成,命名為《文獻大成》。
2003年12月,美軍經過數月的追蹤和偵察,最終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的一處地窖中捕獲前伊拉克領袖薩達姆·侯賽因。當時的薩達姆衣衫不整,蓬頭垢面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史稱「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事變前,張、楊身邊聚集了大量中共特務。
1915年12月11日,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人召開國體總票會議,全數推戴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在接到推戴書後,最初表示「另行推戴」,聲明自己才德不足,不願輕易接受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民政府隨即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號召全國上下抵禦外敵。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正式發佈對日、德、意三國的宣戰文告
1987年12月8日,美國與蘇聯在冷戰時期簽署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開創了軍控談判的新局面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發動了針對珍珠港的偷襲行動。清晨7時左右,首批183架日軍飛機突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約1小時後,日軍再次派出191架飛機進行第二波攻擊
英國與愛爾蘭簽署《英國-愛爾蘭條約》,正式成立愛爾蘭自由邦。根據條約,愛爾蘭26個郡成為英國的自治區,憲法地位與英國平等,但仍需對英國國王宣誓效忠
日軍攻佔南寧東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崑崙關,企圖進一步威脅中國軍隊在廣西的防禦體系。12月18日,中國北路軍第5軍在杜聿明指揮下,對崑崙關展開正面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