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4年1月13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修改國旗設計,增加兩顆星和兩條條紋,以代表新加入的佛蒙特州和肯塔基州。此舉象徵著美國聯邦的不斷擴大,國旗也因此被稱為「星條旗」。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當地歷史上最強烈的7級地震,震中位於首都太子港附近。這場地震導致大量建築倒塌,包括總統府和多個政府機構,數以萬計的民宅變成廢墟。
2010年1月11日,拯救《安妮日記》的荷蘭英雄米普·吉斯(Miep Gies)因病逝世,享年100歲。她是幫助安妮·法蘭克一家藏匿於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平民英雄。
2010年1月1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海岸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中位於加州沿海地區。當地居民感受到強烈震感,部分建築受到損壞,超過25,000戶居民停電。
2010年1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一項23億美元的稅收優惠計劃,用於支持乾淨能源產業的發展。該計劃預計將創造17,000個工作機會,並加速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轉型。
1961年1月7日,《非洲憲章》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非洲國家首腦會議上通過,這是一部旨在促進非洲國家團結的重要文件。憲章強調非洲各國間加強合作,促進自由與和平,並共同努力消滅殖民主義。
1941年1月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向國會提交《增強美國防禦法案》,即《租借法案》,建議為二戰中反法西斯國家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該法案於3月正式實施,持續4年多
1941年12月3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徵得英國與荷蘭政府的同意後,向蔣介石提議成立中國戰區,設立統帥部,以統一指揮中國、泰國、越南和緬甸境內的聯合國軍隊,並協調與印度軍司令部和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聯絡。
1969年1月4日,《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正式生效,這是一部旨在消除全球範圍內一切形式種族歧視的國際法律文件,也是聯合國人權保護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1912年1月3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式成立,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共和制為政體的中央政府。當日,各省代表聯合會推舉黎元洪為臨時副總統,並通過孫中山提出的九名國務員名單
2009年1月2日,丹麥漫畫家威斯塔高(Kurt Westergaar)因其2005年發表的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再次成為襲擊目標。一名28歲索馬里男子攜帶斧子和刀具,試圖闖入威斯塔高位於丹麥奧胡斯的住宅進行襲擊。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誌著中華民國的正式成立。孫中山在成立宣言中強調共和體制的重要性,並將1912年定為中華民國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