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6月29日)

段祺瑞被迫恢復舊約法

1916年6月29日,袁世凱去世後,北京政府內部矛盾加劇,國內要求恢復共和體制聲浪高漲。在輿論與地方軍閥壓力下,國務總理段祺瑞被迫宣布恢復《臨時約法》,廢止袁世凱時期的「新約法」,並決定於8月1日召集國會復會,標誌著北洋軍閥政府重回有限議會制度。

中國正式加入國際聯盟

1920年6月29日,中國正式成為國際聯盟會員國。國聯於同年1月根據《凡爾賽和約》正式成立,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維護世界和平與協調國際事務的組織。中國的加入,象徵在國際事務中擁有發聲渠道,並嘗試透過國際合作維護主權利益。

蘇聯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被開除出中央

1957年6月29日,赫魯曉夫與蘇共內部保守派發生權力鬥爭,赫魯曉夫召開中央全會通過《關於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岡諾維奇反黨集團的決議》,將三人開除出中央主席團和中央委員會。此舉鞏固了赫魯曉夫在蘇聯的領導地位,也標誌蘇共內部路線與權力清洗的持續。

《蘇報》案:章太炎、鄒容被捕

1903年6月29日,清政府與上海公共租界當局勾結,查封宣傳革命的報刊《蘇報》,逮捕主筆章太炎,鄒容自首同被捕。《蘇報》曾刊載鄒容《革命軍》與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等革命文章,強烈抨擊清朝專制統治,引發廣泛共鳴。《蘇報》案震動國內外,成為清末反清革命運動的重要事件。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亞因與塞爾維亞、希臘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對領土分配不滿,向塞爾維亞宣戰,引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希臘、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帝國支持塞爾維亞參戰。保加利亞戰敗,根據布加勒斯特條約被迫割讓領土,塞爾維亞擴大了在巴爾幹的影響,為後續一戰局勢埋下伏筆。

巴洛克藝術大師魯賓斯誕辰

1577年6月29日,彼得·保羅·魯賓斯誕生於德國齊根,後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長大。他是巴洛克藝術巨匠,以色彩鮮豔、構圖宏大、富動感和戲劇性的作品聞名於世,代表作有《基督下十字架》《戰爭與和平》等。魯賓斯的創作影響歐洲繪畫深遠,其作品至今仍是世界藝術珍寶。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

1900年6月29日,瑞典成立諾貝爾基金會,根據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遺產設立獎金,用於獎勵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平與經濟學領域對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基金會負責管理資金與頒發諾貝爾獎,至今仍是世界最具聲譽的國際獎項。

意大利國王遇刺身亡

1900年6月29日晚,意大利國王亨伯特一世在蒙札遭無政府主義者安傑洛·布雷西刺殺身亡。刺客宣稱是為報復亨伯特一世在1898年米蘭血腥鎮壓工人起義時開炮屠殺平民。

首屆歐盟-拉美峰會閉幕

1999年6月29日,首屆歐盟-拉美暨加勒比地區首腦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閉幕,通過《里約聲明》和《行動計劃》,強調促進雙邊經濟合作、民主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直升機墜毀 24人遇難

2004年6月29日,聯合國一架直升機在塞拉利昂執行例行飛行任務時墜毀於東部山區,機上24人全部罹難,成為當地維和行動中的重大損失。

韓國三豐百貨大樓倒塌慘劇

1995年6月29日,首爾三豐百貨大樓在營業高峰時期突然倒塌,造成501人死亡,937人受傷,是韓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建築災難,反映出當時韓國社會快速發展下安全監管的漏洞。

美軍首次在越南直接作戰

1965年6月29日,美國首次出動地面部隊在越南南方直接參與戰鬥,正式將越戰升級為全面地面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冷戰格局下的美蘇對抗與全球緊張局勢。

穆加貝無視國際壓力宣誓連任辛巴威總統

2008年6月29日,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在未經公正選舉的情況下宣誓就任新一屆總統,展開新一屆五年任期。國際社會普遍質疑此次選舉的合法性,聯合國指出辛巴威不具備舉行自由公平選舉的條件,國內局勢持續動盪。

「華南虎照」事件落幕 周正龍被捕

2008年6月29日,陝西省政府宣布,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照片」為偽造,周正龍因涉嫌詐騙被捕,13名相關官員受處分。此事件引發全國關注,被認為是中國地方造假與生態保護亂象的縮影。

袁世凱 段祺瑞
諾貝爾
章太炎
凡爾賽和約
臨時約法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