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定對華侵略總政策
1927年5月,日本出兵山東製造「濟南慘案」。6月27日,日本總理兼外相田中義一召集陸軍、海軍、關東軍高層及駐華公使、總領事等在東京會議,並於7月7日制定《對華政策綱領》。會議提出以武力壓制中國反日行動,強調「滿蒙」對日本國防及生存的重要性,須採取「適當措施」確保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利益。據中國政府當時披露,田中曾向天皇密奏「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為日本全面侵華奠定政策基礎。
中法簽署《天津條約》
1858年6月27日,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天津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共42款。條約允許法國在中國設立使館,開放更多通商口岸,傳教自由等,進一步加深列強在中國的侵略與控制。
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
韓戰爆發後,1950年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共產黨若佔領台灣將威脅太平洋安全」,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防止中共攻擊台灣,此舉確立美國在冷戰格局中保護台灣的戰略政策。
南斯拉夫內戰爆發
1991年6月27日,斯洛文尼亞在宣佈獨立兩天後,與南斯拉夫國民軍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戰火很快延燒至克羅地亞,隨後波黑和馬其頓也相繼宣佈獨立,南斯拉夫全面解體危機爆發。1992年1月15日,歐共體承認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獨立,引發更大規模內戰,戰火蔓延至整個巴爾幹半島。
何香凝誕辰
1878年6月27日,革命家與畫家何香凝誕生於香港,原籍廣東南海,丈夫為廖仲愷。她曾赴日本留學,追隨孫中山參與辛亥革命與國民革命,曾任國民黨婦女部長、中央委員等職。1937年後積極組織抗日救亡運動,戰後參與創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何香凝精於中國畫,作品有《獅》、《梅花》、《高松圖》等,1972年逝世,留有《何香凝畫集》等多部作品。
電影藝術家趙丹誕辰
1915年6月27日,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生於山東肥城,曾主演《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等經典影片,是中國影壇極具影響力的演員之一。抗戰期間參加抗日演劇,文革期間遭受迫害,被非法關押五年多。1980年逝世,享年65歲。
中日簽訂《秦土協定》
1935年6月27日,中日雙方簽訂《秦土協定》,內容包括中國調防部隊、解散抗日機構、限制山東移民進入察哈爾等,並同意聘用日本軍事政治顧問,實際加深了日本對華北的控制,為全面侵華埋下伏筆。
國民政府提出「保衛大武漢」
1938年6月2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佈《抗戰一週年宣傳大綱》,提出「保衛大武漢」口號,以動員全國力量抗擊日軍的全面進攻。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1940年6月27日,蘇聯趁歐洲戰局混亂之際,出兵佔領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扶植親蘇政府並強迫允許駐軍,至8月將三國正式併入蘇聯版圖,成為冷戰時期蘇聯控制東歐的重要一步。
毛澤東嚴厲指責文藝界
1964年6月27日,毛澤東對《關於全國文聯和各協會整風情況的報告》作出指示,嚴厲批評文聯及各文藝協會長期不執行黨的政策,靠攏修正主義,要求徹底整頓文藝界,為後續文革時期的文化思想清洗奠定基礎。
中國開始招生「工農兵學員」
1970年6月27日,中共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報告》,實施「工農兵學員」招生制度,招生對象以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為主,推行政治課、科研、生產結合及軍事體育訓練,反映文革時期教育制度的特殊形態。
尼加拉瓜內戰結束
歷經8年內戰後,1990年6月27日,尼加拉瓜政府與反政府武裝達成停火協議,正式結束持續8年的內戰,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動盪局面。
中共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80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由鄧小平提出「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評價歷史大事」及「統一思想向前看」三大要求,對建國以來的重要人物與事件進行總結評價,成為中共歷史路線調整的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