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7月8日)

俄國公使入駐北京

1861年7月8日,俄國首任駐華公使巴留捷克正式入駐北京。此前,因《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及最惠國待遇條款,清政府在同年設立總理衙門,允許各國在北京設館。英國公使普魯斯於3月26日、法國公使布爾布隆於3月25日先後入京,美國公使蒲安臣則於1862年7月20日入駐,北京自此成為列強外交活動中心,標誌著中國主權進一步受限。

李烈鈞發起二次革命討袁

1913年7月8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成立討袁軍司令部,發起針對袁世凱專權的「二次革命」。此次起義因各地響應有限且軍力不足,於同月25日宣告失敗,李烈鈞被迫流亡日本。

中華革命黨成立

孫中山總結辛亥革命失敗教訓後,於1914年7月8日在日本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宗旨為「掃除專制政治,建設完全民國」。黨綱規定軍政時期以武力掃清障礙,訓政時期督率國民建設地方自治,憲政時期制定憲法,以奠定民國基礎,為後來國民黨北伐與革命運動提供政治組織基礎。

英國影星費雯麗逝世

1967年7月8日,英國著名影星費雯麗因肺結核去世,享年53歲。她1913年生於印度大吉嶺,成名作為1939年主演的《亂世佳人》,飾演郝思嘉,並憑此片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其他代表作包括《魂斷藍橋》、《慾望號街車》、《安娜·卡列尼娜》等,堪稱影史傳奇。

北約東擴計劃啟動

1997年7月8日,北約16國首腦於西班牙馬德里會議宣布,邀請捷克、匈牙利和波蘭就加入北約展開談判,計劃於1999年北約成立50週年時正式加入。此舉標誌著北約東擴計劃正式啟動,對冷戰後歐洲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法國寓言作家拉封丹誕生

1621年7月8日,讓·德·拉封丹出生於法國香巴涅地區的官員家庭,是著名寓言詩人。1668年出版《寓言詩》第一集,至1694年完成12卷作品,作品內容借動物故事諷刺社會不公,影響深遠,為法國文學寶藏之一。

英國詩人雪萊逝世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於1822年7月8日在意大利溺水身亡,享年30歲。雪萊生於1792年英國貴族家庭,曾著有《西風頌》、《雲》、《致雲雀》等傳世名作,並撰寫《詩之辯護》等文學評論,與拜倫並稱,影響歐洲文學發展。

世界新七大奇景揭曉,長城居首

2007年7月8日,全球票選的「世界新七大奇景」揭曉,中國的萬里長城名列榜首。其他入選景點包括巴西里約的耶穌救世主雕像、秘魯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金字塔、約旦彼特拉古城、羅馬圓形競技場與印度泰姬瑪哈陵,反映全球對人類文化遺產的關注與珍視。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孫中山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