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7月9日)

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東校場舉行北伐誓師大會,蔣介石正式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現場共有黨政軍負責人及各界民眾五萬餘人參加,國民政府代主席譚延闓授印,國民黨中央代表吳稚暉授旗,蔣介石宣誓後致答詞,並舉行由李濟深任總指揮、張治中任司禮的閱兵式。

國民革命軍約十萬人分三路進軍,主要一路(第四、第七、第八軍)進攻湖南湖北,7月攻入長沙,8月在汀泗橋、賀勝橋戰役擊潰吳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第二路(第二、第三、第六軍)進攻江西,11月佔領南昌、九江,殲滅孫傳芳主力。第三路(第一軍)向福建、浙江進軍,12月因敵方內部分裂而成功佔領閩浙兩省,奠定國民革命統一全國的重要基礎。

基辛格秘密訪華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與中方磋商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的日期與細節,進行預備性會談。此舉是中美關係破冰的關鍵一步,公告發表後震動全球,為隨後中美關係正常化鋪平道路。

曹錕、吳佩孚討伐段祺瑞

1919年7月9日,直系軍閥曹錕在天津舉行誓師典禮,派吳佩孚為前敵總司令組織「討逆軍」討伐段祺瑞,司令部設於高碑店。12日,吳佩孚等將領發布措辭嚴厲的通電,指責段祺瑞賣國專權,宣布出師「討賊救國」。7月13日,吳佩孚再次發表討賊通電,強調此次出兵是為「討賊救國、為中國民族而戰」。

三民主青年團成立

1939年7月9日,中國國民黨為擴充抗日基礎、吸收青年力量,正式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由蔣中正擔任團長,陳誠任書記長,作為培養青年及加強抗戰基礎的組織。

中共與蘇聯結盟前曾嘗試與美國建交

1949年7月9日,陳銘樞向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轉交中共領導人的備忘錄,表示中共希望與美國建交,條件是美國停止援助國民黨,恢復對華政策至羅斯福、史迪威時期的友好立場。這是中共在與蘇聯結盟前,最後一次試圖與美國建交的重要外交動作。

意大利奪得2006年世界盃冠軍

2006年7月9日,德國世界盃落幕,意大利隊在決賽中擊敗法國隊奪冠,這是意大利第四次贏得世界盃冠軍,舉國歡騰,為全球球迷留下難忘回憶。

印度試射烈火-3型遠程導彈

2006年7月9日,印度成功試射可搭載核彈頭的「烈火-3型」遠程導彈,射程超過3000公里,覆蓋中國部分地區,顯示印度在導彈研發與戰略威懾上的進展。

史蒂芬遜誕辰

1781年7月9日,蒸汽機車之父喬治·史蒂芬遜誕生於英國諾森伯蘭,他成功研製實用蒸汽機車,對工業革命及鐵路發展有巨大貢獻。

戈爾季誕辰

1843年7月9日,義大利神經解剖學家戈爾季出生。他發明「鉻酸鹽-硝酸銀」染色法,奠定神經元學說基礎,與卡哈共同獲得1906年諾貝爾生醫獎。

澳大利亞組成聯邦

1900年7月9日,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法案》,將新南威爾士、南澳、昆士蘭、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西澳聯合為聯邦,建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

中國第一部影片開拍

1905年7月9日,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中國首部影片《定軍山》,由京劇名伶譚鑫培主演,標誌中國電影產業的起步。

發現記載耶路撒冷陷落的古代木板

1910年7月9日,埃及北部考古發現刻有拉丁文的古木板,記錄羅馬帝國攻陷耶路撒冷的史實,內容證明曾服役於羅馬軍隊的退伍軍人瓦累留斯的經歷。

蔣介石、閻錫山、張學良西山會議

1929年7月9日,蔣介石、閻錫山與張學良於北平西山秘密會談,決議閻錫山處理馮玉祥部隊善後,張學良獲中央支持奪回中東鐵路權益,形成對抗馮玉祥的新聯盟。

湯姆·漢克斯誕辰

1956年7月9日,美國演員湯姆·漢克斯出生於加州。他曾以《費城》和《阿甘正傳》兩度奪得奧斯卡影帝及金球獎,並執導影片《你做的那件事情》,成為享譽全球的實力派演員。

袁世凱洪憲時期結婚證曝光

2008年7月9日,重慶婚博會上展出珍貴的洪憲元年(袁世凱復辟時期)結婚證。該證長達97公分,紅底黃邊,印有「再醮婚書」字樣及印花稅票,反映當時婚俗及政治變遷,極具歷史價值。

蔣介石
閻錫山
張學良
袁世凱 耶路撒冷 曹錕
相關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