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
鑒真,江蘇揚州江陰人,21歲時在長安實際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他在東渡日本之前的45年間,致力於弘揚佛法,講經說法、建設寺廟、雕刻佛像,並培養了大批僧侶。由他親自授戒的僧侶超過4萬人,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著名的高僧。鑒真對佛教戒律的傳播和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唐天寶12年(753年)12月20日,66歲且雙目失明的鑒真,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及其一行人的陪同下,經歷了10年內5次失敗的艱辛嘗試後,終於第6次成功渡海,抵達日本國土。他為日本帶來了佛教戒律,並推動了佛教、建築、醫學、雕刻等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對日本佛教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被尊為日本律宗的祖師。鑒真後來在日本建立唐招提寺,至今仍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徵。
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軍事衝突
1945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美國陸軍總參謀長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作為特使,前往中國調解國民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軍事衝突。當時,抗日戰爭結束不久,國共雙方就中國的未來發展路線和權力分配產生激烈分歧,國內形勢劍拔弩張。馬歇爾到華後進行了多次會談,促成了1946年1月的《停戰協定》和成立「政治協商會議」,試圖通過和平談判建立聯合政府。然而,由於國共雙方對立深重,協議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國共全面內戰最終爆發。馬歇爾的調停努力雖未成功,但對後世研究國共關係和冷戰初期的美國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西班牙總理布蘭科被炸身亡
1973年12月20日,西班牙總理路易斯·卡雷羅·布蘭科在馬德里遇刺身亡。事件發生於上午,他的車輛經過一條街道時,埋藏在路面下的炸彈被引爆,爆炸力將車輛炸飛到數層樓高的位置,布蘭科當場死亡。這起襲擊由巴斯克分離主義組織「埃塔」策劃和實施,目的是反對弗朗哥政權。布蘭科是弗朗哥的親密盟友,被視為弗朗哥體制的繼承人,因此他的遇刺對西班牙政局造成巨大震動,加速了弗朗哥時代的衰落。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巴斯克分離主義運動的關注。
菲律賓重大海難1500餘人遇難
1987年12月20日,菲律賓客輪「多納-帕茲」號滿載乘客從萊特灣駛往馬尼拉,在東民都洛島海域與油輪「維克托」號相撞。碰撞後,兩艘船隨即起火,並在短時間內沉沒。據事後調查,客輪上乘客數遠超核定載客量,實際人數可能高達4000人,而僅有26人獲救,其餘人員全部遇難或失蹤,這次事故成為20世紀最嚴重的海上災難之一。事後調查顯示,兩船均存在管理漏洞,包括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和救援設施,特別是客輪未能提供足夠的救生設備。這一悲劇對國際航運業提出了警示,也推動了航運安全規範的改進。
鋼琴大師魯賓斯坦逝世
1982年12月20日,著名鋼琴家阿瑟·魯賓斯坦去世,享年95歲。他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以極具情感的表現力和深厚的音樂造詣著稱。魯賓斯坦的演奏曲目涵蓋了莫扎特、貝多芬、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經典作品,特別以演奏肖邦作品而聞名於世。他的音樂不僅技藝高超,還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受到全球樂迷的喜愛。魯賓斯坦一生舉行過無數場音樂會,並錄製了大量經典專輯,他的作品被視為鋼琴演奏藝術的典範。他在音樂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對後世鋼琴演奏家影響深遠。
美國小說家斯坦貝克逝世
約翰·斯坦貝克(1902-1968),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和人性掙扎,對20世紀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斯坦貝克的代表作包括《煎餅坪》《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罐頭街工廠》等,其中《憤怒的葡萄》描述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農民的流離失所和抗爭,被譽為經典之作。他於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於1964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以表彰其對文學和社會的貢獻。
德國「施佩伯爵」號自沉
1939年12月20日,德國戰艦「施佩伯爵」號在與英國艦隊交戰後受損嚴重,被英國巡洋艦「埃克塞特」號、「阿賈克斯」號和「阿克琉斯」號的圍攻迫使停靠於烏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口。艦長遵從希特勒的命令,為防止戰艦落入敵手,將「施佩伯爵」號自行炸沉,隨後艦長自殺。這場戰鬥成為二戰初期的重要海戰之一,也顯示了納粹德國海軍在戰略上的困境。
紐約大眾運輸大罷工
2005年12月20日,紐約市爆發大規模運輸罷工,這是25年來的首次。因工會與大都會運輸署在薪資和退休福利問題上談判破裂,紐約地鐵和公共汽車全面停擺,超過700萬名通勤者受到影響。許多人被迫徒步上下班,橋樑和街道擁擠不堪,紐約市的正常生活節奏幾乎陷入癱瘓。時任市長彭博也步行上班,成為當天街頭的一道風景。這次罷工對紐約市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使公共交通問題成為城市治理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