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3個殖民地於1775年爆發獨立戰爭,成立「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1776年7月4日,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英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
1927年5月,日本出兵山東製造「濟南慘案」。6月27日,日本總理兼外相田中義一召集陸軍、海軍、關東軍高層及駐華公使、總領事等在東京會議,並於7月7日制定《對華政策綱領》。
1945年6月26日,參加舊金山會議的51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為結束戰爭、保障世界和平奠定法律基礎。當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總部設於美國紐約,成為全球維持和平、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組織。
2006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向國會提交一份關於氣候變遷的報告,明確指出自20世紀初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與甲烷濃度顯著升高,導致全球氣溫在世紀後段快速上升。
1929年6月1日,國父孫中山的靈柩正式奉安於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完成他生前「歸葬紫金山」的遺願。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於北京,遺體最初安置於北京西山碧雲寺
石牌古鎮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是扼守川江的重要門戶。1943年夏,日軍為攻陷重慶,發動鄂西會戰,以石牌為攻擊核心。蔣介石親指「石牌第一」,集結重兵與空軍力量,誓死防守。
1998年5月25日,歷時10年、總投資千萬美元的埃及吉薩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修復工程完成。這項工程保護了世界最古老且規模宏偉的石雕之一,使其得以保存數千年文化遺產。
1914年5月1日,袁世凱正式廢除《臨時約法》,改而頒佈《中華民國約法》,史稱「袁記約法」,共10章68條。新約法取消責任內閣制,將原屬國會與內閣的監督權力收歸總統一人之手,建立「總統集權」體制,為其稱帝奠定政治基礎。此舉象徵民國短暫的憲政實驗進入專制倒退的時期,引發社會與各界知識分子強烈不滿。
2010年4月5日清明節,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在網絡上公布了2008年四川512地震中遇難學生的名單,共5,212人,作為「2010清明祭」的一部分,呼籲社會正視真相,並悼念因「豆腐渣」校舍倒塌而失去生命的孩子們。